首页 > 焦点 > 

大豆融资商违约 油厂期待进口回归正常 归正同比增长95万吨

2025-05-12 21:59:13  来源:灵境云舍

  日前,大豆待进我国大豆进口市场因几大主要进口商的融资连续违约事件发生了不小的震荡。表面上看是商违由于无法从银行开出信用证,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引发的约油违约,实质上却是厂期常融资性大豆进口已难以弥补过量进口带来的亏损。

  上周五晚,归正山东以晨曦为代表的大豆待进贸易商以不开信用证的方式集体违约。在去年逾6000万吨的融资进口大豆中,其中仅山东晨曦一家公司的商违采购量即达748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约油中国“第一大豆买家”。今年前两个月,厂期常山东晨曦集团又进口大豆218万吨,归正同比增长95万吨。大豆待进

  对于以开具信用证、融资加快资金周转的商违方式进行大豆融资的企业来说,有足够的让利空间让大豆变现并进行现金的流转。一般来说,美豆从装船到货品到岸需要15天的时间,若开具90天的信用证,大豆在变现之后便有75天的周转时间。据了解,有不少的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等行业,然而在国内经济日趋严峻的形势之下,许多行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这也成为大豆融资商频频违约的导火索。

  卷入此次违约风波的企业包括山东晨曦集团、日照昌华集团、汇福粮油集团、山东光大日月集团和得利斯等,之所以作出违约这种对商誉和国际市场均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选择,主要是由于面临着买进即亏损500元/吨的无奈现实。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张小平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超量订购了大豆,目前国内一个月的实际需要量为500万~550万吨,一季度3个月国内进口了1535万吨的大豆,但实际订购量超过2000多万吨。”

  近日,重点压榨企业召开了关于改善进口大豆合约等问题的会议,参会的压榨企业普遍反映现在行业形势很严峻,呼吁少买大豆,通过请外商配合“洗船”、延船等方式减少损失。预计本年度将有300~400万吨的过量进口大豆采购量被洗掉。

  资料显示,2014年度前两个月的累计进口大豆量达到2834万吨,同比增加进口658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的量就达到1976万吨。国内压榨厂及进口商存在部分未作价,使得当前美豆价格偏强,进而导致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亏损严重。

  据悉,一季度进口大豆压榨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自2013年10月份开始,豆粕价格由4450元/吨持续下跌到目前的3500元/吨左右;豆油价格也由2013初的8800元/吨,下跌到目前的7000元/吨左右。而进口大豆成本一直维持在4200元/吨左右。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资源—农产品预警研究组最新发布的报告,今年2月份全行业进口大豆压榨亏损额估计在13.4亿元左右,行业出现了全面亏损。其中,邦基、益海、九三和中粮的亏损额最高,分别达到1.9亿元、1.7亿元、1亿元和0.9亿元。

  大豆的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大豆库存增加,豆粕严重供过于求,压榨企业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中国市场的豆粕需求,仍是决定国内大豆进口需求的最主要因素。近些年,大豆融资商的存在扭曲了国内大豆供需的天平,进口量远超大豆需求量,从而形成进口大豆价格的高企与下游压榨油脂价格低迷之间的矛盾。

  此次违约风波或将引起市场对实际需求的重新思考和大豆过量进口问题的纠正,也有可能对大豆价格产生下行压力,从而引发国际大豆市场进行定价调整。大豆融资商的违约行为,有望让大豆进口量回归正常。近期,中国大豆进口商已取消了3~5月份船期的约60万吨南美大豆进口订单,后期可能有更多订单被取消。预计今年大豆进口量低于前期很多机构预计的6800万吨。

  (证券时报网)

标签:信用证|进口商|进口量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百科

    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供给仍显不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5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

    探索

    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起步有力开局良好_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汤 珏)4月25日,我市发布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增速快于上年全年及同期,回升向好态势明显。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